水稻测产测量鉴定去哪鉴定所?

根据农业部(1991)农(质)字第60号文件,中国水稻研究所以谷物化学及加工系和植保系农药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了“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1997年9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首次评审,2007年9月通过复查评审。 2001年浙江省以浙编[2001]69号文件批准建立了“浙江大地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明确与“中心”合署,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员的工作体制,2002年9月20日通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2007年9月通过复查评审。 中心现有员工37名,涵盖了农残检测、食品安全、化学、发酵、农学、食品、经济等方面专业人才,其中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9名,技术人员比例达100%。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根据农业部(1991)农(质)字第60号文件,中国水稻研究所以谷物化学及加工系和植保系农药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了“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1997年9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首次评审,2007年9月通过复查评审。2001年浙江省以浙编[2001]69号文件批准建立了“浙江大地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明确与“中心”合署,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员的工作体制,2002年9月20日通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2007年9月通过复查评审。

中心现有员工37名,涵盖了农残检测、食品安全、化学、发酵、农学、食品、经济等方面专业人才,其中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9名,技术人员比例达100%。中心拥有农业部相关部门专家委员会成员3名,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4名,浙江省计量认证评审员2名,国家有机认证注册高级检查员4名;博士2名。拥有仪器设备118台(套),其中50万元以上9台(套),固定资产3000万元,建立了以质谱检测为基础的高精度、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平台,并具备未知物鉴定的能力。实验室总面积1800平方米,全部由中央空调系统调控,实行电子化管理。

中心在发展中坚持“以质检树权威、以研究强基础、以服务增效率、以创新促发展”,按“科技研究型、快速反应型、国际接轨型”质检机构的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稻米品质检测精深、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面广的检测业务能力。中心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对部级专业质检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展工作:年承担检测样品超过1万份,包括国家、省、市三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指令性检测任务,“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检测,植物源性农产品出口检测,稻米品质鉴定,以及其他委托检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科学归纳总结检测数据,为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在稻米品质、生产过程控制、农药残留等方面颁布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总计45项;负责稻米国内外质量安全对比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开展有关专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建立稻米“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地方质检中心、企业的专业人员等进行技术培训。

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创新团队,积极推进植物活性物质和食味品质两个特色实验室建设,2007-2009年在研课题15项,在稻米污染物、农残检测技术、稻米品质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出版著作3册,发表文章68篇,其中SCI论文8篇;“谷物、果蔬中农药多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获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求水稻专家姚海根的资料

提供如下素材,自己再整理一下吧

=================================

姚海根档案

1944年出生,祖籍浙江嘉善西塘。

1965年,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973年,调回嘉兴地区农科所。

1993年,出任嘉兴市农科所所长。

1997年,转任嘉兴市农科院院长。

为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政协副主席,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

姚海根的话

——“农民的后代就要为农民做事,这叫质本农来还农去。”

——“搞农业科研的人,辽阔田野是实验室,广大农民是合作者。”

——“能为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做力所能及之事,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职责。”

姚海根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40多年,目前是浙江省水稻育种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因为全市同行及姚海根的付出,嘉兴市水稻亩产连续8年超过500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0 多年中,他亲手育成并通过各级审定,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达68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8亿亩,增产粮食达70多亿公斤。姚海根作为基层科研单位的水稻育种工作者,育成品种之多、覆盖面积之广、应用时间之长、应用成效之大,为国内外农作物育种界所罕见,成为水稻育种史上的一个奇迹,被江浙沪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就想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我在试验田”、“我在海南”……经过好几次 *** 约定,近日,在嘉兴市农科院姚海根狭小的办公室里,他终于挤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走上水稻育种道路的初衷,完全是想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姚海根饱含深情地说。姚海根出生在嘉善西塘一个世代贫寒的农家,呼吸着稻田泥土的芬芳,伴随着江南水乡的桨声,1961年他考入浙江农业大学。“我从小就对机械很感兴趣,我用麻秆做成的小风车同车水用的风车一模一样,所以报考了浙江农大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一年后,院系调整,我转学农学。”说起后来吃育种饭,姚海根的选择并不偶然。“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就亲身感受到农民种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农机、农学都是农。”

说起农业、农村、粮食之类的话题,在姚海根的记忆中,有些片断是定格的。上世纪50年代末,农村户口的姚海根正在读高中,带往学校的口粮极其有限,班上有的女同学是居民户口,每月定粮17公斤,她们就把省下的口粮接济姚海根等农村户口的男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对我来说,多育种,育好种,让农民增产增收,就是对帮助过我的老同学,同时也是对社会更好的回报。”

为报答嘉兴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和父老乡亲,同时也为了和分居多年、一直留守家乡“农门”的妻子团聚,姚海根1973年初调到原嘉兴地区农科所工作,直至现在。

从1973年上半年到1974年下半年,他的足迹遍布了嘉兴地区的山山水水。在调研中姚海根痛切地看到,那些种了多年的“老三代”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性更大的就是稻瘟病,一些老病区和重病区田块几乎颗粒无收,那种“人种天收”的惨景姚海根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作为农民的后代,又是农学系毕业生,姚海根感到深深的内疚,他下定决心搞水稻育种:尝试运用遗传学原理,把抗病基因导入当家品种,培育出既抗病又高产的新一代水稻良种。 1974年初冬,他主动请缨加入水稻育种组,从此踏上了泥泞且布满荆棘的上下求索之路。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令姚海根和所有知识分子无比兴奋和激动。从这时开始,姚海根的科研条件得以显著改善,其中最让他高兴的是,可以便利地展开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种质资源引进工作。当时,种稻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年的丰收和希望,全在于优良的稻种。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姚海根心无旁骛地投身试验。1979年,通过利用国外抗稻瘟病种质与嘉兴丰产品种配组,成功培育出他的处女作——抗稻瘟病品种“秀水48”,成为浙江新一代当家品种,在重病区增产达20%以上,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此,姚海根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相继又成功地培育了秀水11、秀水27、秀水04、秀水63、秀水110、嘉花1号共四代晚粳当家品种,又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

为了大地的丰收,姚海根将他的热情、智慧和汗水凝聚成颗颗良种,撒向浙江和我国南方稻区的广阔田野。

“从我的育种生涯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科学昌明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水稻育种事业的进步;反过来,水稻育种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则促进了农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姚海根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我不可能有这些业绩。”对姚海根而言,生逢其时,这是对他一生经历的更好写照。

满满两箩筐大红鞭炮

“上世纪80年代初,原双桥公社农科站技术员骆铁民同志,听说我们搞褐稻虱试验,缺少虫源,主动到田间去抓,忙碌半天后,亲自把装有褐稻虱的编织袋送到农科所,让我做试验。就是这次抗褐稻虱种质资源筛选,筛得了抗虫亲本,培育成了秀水620、秀水664,这是全国之一批大面积推广的抗褐稻虱晚粳品种。老骆当时说的‘农科所的试验就是我们农科站的试验’这句话一直响在我的耳边,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1981年冬,原嘉兴县农业局局长徐沂鼓励我们到海南加速繁育秀水48种子。他说:‘成功的话,功劳是农科所的,如果失败,担子农业局来挑。’那一年抗稻瘟病品种秀水48南繁面积嘉兴500亩,宁波100多亩,全省共1000多亩,繁殖种子20多万公斤,加速了秀水48在全省的大面积推广。”

农科所对面金桥村的农户一直是良种繁育户,农科所育成的新品种先让他们试种,收获的种子由农科所推广到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通过农民试种示范,加速新品种推广,这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机制。“省种田能手王志康是嘉善西塘的一个种粮大户,水稻种植面积200多亩,近年来他既示范我们的新品种,又为我们生产良种。不久前,7个韩国资深农业专家到嘉善参观,在小王的田头竖起了大拇指说‘beautiful rice’。目前韩国的亩产在450公斤上下,而嘉善今年全县平均亩产可超530公斤,今后还可以提高。”姚海根踌躇满志。

“现在我们已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试验示范协作网,包括江浙沪20多个农村试验基点,坚持了10多年的联合试验。有好几个农民参与其中,如海宁双山的杨文营、江苏吴江的钱锦龙等每年都在秋收后,把有关试验数据提供给我们,经过整理和综合,我们又把汇总结果反馈给各试验点。这些现代农民,密切关注新品种的研究进展,主动承担起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这不仅是因为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更是因为科学技术是之一生产力的理念已深入到农民心中。”

1994年,许行贯、李德葆两位省领导亲自批示拨款20万元,为农科所盖起一幢两层的工作楼。姚海根至今还记得搬进工作楼的那一天,附近金桥村的村民,按当地习俗,送来了满满两箩筐大红鞭炮,让他感动万分。“鞭炮有价,情义无价,农民把我当自家人。”说这些话时,姚海根神情十分虔诚,“每年的收获季节一过,上海的、浙江的、江苏的许多种植户朋友都像走亲戚一样,到所里来看看我,说说当年的收成,谈谈来年的种子,这是我更高兴的时候。”

“农民是个高贵的群体”

“我喜欢读泰戈尔的作品,他把人的实际能力、自我估价比作分子同分母的关系。我引申他的比喻,看一个人是卑微还是高贵,主要看他的品德,而人的价值,也是个分数,即对社会的贡献是分子,向社会的索取是分母,分子大、分母小,则分数值就大。所以我觉得农民最艰辛,也最了不起。”姚海根对农民这一中国最庞大的群体,作出了这样的总体评述。

“建国以后的计划经济年代,农民以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为我国工业体系的构建作了奉献;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又以土地价格的剪刀差为发展我国二、三产业作了奉献。农民为共和国的发展、壮大、富强作了隐性的利益牺牲,从某种角度看,农民虽是个弱势群体,但更是个高贵的群体。”

“嘉兴去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约在2比1,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这是一个乐观而令人鼓舞的比例。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对土地等拥有‘物权’,公共财政惠及农村,这样的政策得人心,也是和谐社会的标志。”风物长宜放眼量,姚海根认为嘉兴市委、市 *** 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城乡一体化成效有目共睹,他坚信“嘉兴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如果身体条件许可,我还想继续为嘉兴农民育种七八载。”这是采访姚海根时他说的结束语。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中国水稻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 *** 双重领导。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立,1989年10月落成,2003年经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根据2016年9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水稻研究所有国家级改良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1个,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有在职职工591人(含试验场职工329人),其中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高级职务89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1人 ;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60余人,其中博士44人,硕士118人;有在校学生110余人。

[江苏省]江苏武进水稻所职称,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电话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主要职能

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具有从事水稻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等各层次的科研能力。

(1)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

(2)研究有关提高稻米产量、品质、耐不良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重大科学技术和理论问题;

(3)组织和协调全国有关水稻重点科技项目和综合发展研究;

(4)开展国内外水稻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与人员培训工作,编辑出版水稻学术刊物和理论著作。

水稻武育糯16品质怎样?生长期多少天?

·2004年江苏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1

品种来源:原名“武糯99-24”,属中熟中粳糯稻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以642-1-7/京58杂交,于2000年育成。

特征特性:株高近100厘米,全生育期141天左右,较镇稻88短4天。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好,剑叶挺举,叶色中绿,分蘖性较强,抗倒性中等,接种鉴定抗苗稻瘟和穗颈瘟、抗白叶枯病,感纹枯病,后期熟相好,熟期早,易脱粒。

适种地区:该品种是糯稻,有一定产量水平,米质较好,抗性较好,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搭配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比一般高校好吗

我觉得是,这种研究所进去后每月是发工资的。

中国水稻研究所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立,1989年10月落成,是建国以来我国一次性投资更大的农业科研机构,是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受农业部和浙江省双重领导。1996年以后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 *** 双重领导。2003年经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

现有在职职工591人(含试验场职工329人),其中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高级职务89人);博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71人、硕士学位73人。截止2010年底,研究所享受 *** 特殊津贴人员33人,国家级、省部级突贡专家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16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40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研究所下设“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即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拥有占地7000余亩的科学实验基地,建有3.5万平方米的科学实验用房及其它配套设施,在实验室中配备有50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拥有中外藏书4万余册。

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主要任务有:⑴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与利用研究;⑵有关提高稻米产量、品质、对有害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抗、耐性和经济效益等重大科技和理论研究;⑶组织协调全国水稻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及综合发展研究;⑷开展国内外水稻科技合作交流和人员培训;⑸编辑出版水稻学术刊物、理论及技术著作,开办中国水稻信息网。

通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所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至2010年底,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91项,获奖成果88项,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1997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和2010年分别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5年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自主创新技术。2003年、2005年分别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研究论文。先后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142个,成果年应用面积在1.5亿亩以上。

在2007年农业部组织的“十五”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获得之一名。今后,研究所将继续遵循“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所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三大战略,为实现“全国水稻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员培训中心”的建所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