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晋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一至十三级。一至四级是正高,五至七级是副高,八至十级是中级,十一到十三级是初级。根据岗位设置有关政策,一般情况下,初级、中级晋升的内部等级晋升是2年一晋升,副高级是3年一晋升。副高晋升正高需要重新考评。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专业技术岗按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级别又设置了小的等级,初级包括专业技术13-11级,中级包括专业技术10级-8级,高级又分副高级和正高级,副高级包含专业技术7-5级,正高级包含专业技术4-1级。

专业技术岗位在本级内晋升必须满足在下级岗位满2年以上,比如在初级专业技术13级满2年就可以晋升为初级的专业技术12级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越级晋升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职称证书,比如要晋升中级岗位,就必须先取得中级职称证书,然后中级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首次聘岗在中级的专业技术10级岗位。

想晋升高级岗位就必须取得高级职称。副高级到正高级国家有相关特殊要求,这个一般难度较高。

事业单位晋升制度是怎样的?

1、事业单位中有三种岗位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每种岗位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的定级是不一样的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比如说事业单位的管理岗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有十级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那么更高就是能从十级升到一级,对于专业技术岗位的话,更高则是可以从十三级晋升到一级,这个分别对应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对于工勤岗位的话,技术工可以从五级晋升到一级。

2、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的晋升制度还不完善,还在试行职级并行制度,并没有正式开始实施,所以很多事业单位的晋升都是非常难的,一般来说,想要升到管理一级,一般后面就转到行政编制了。管理一级相当于正部级。对于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来说,行政编和事业编的身份上的差别不大。

管理岗位:十级对应的职务为办事员;九级对应科员;八级与七级分别对应的是科(乡)级副职、正职;六级与五级,则是分别对应处(县)级的副职、正职;四级与三级则是跟厅(市)级的副职、正职对应;至于二级、一级,分别对应的是部级副职、部级正职。

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应的是十三级到十一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则是对应十级到八级;至于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则分为副高、正高两种情况,其中副高对应的是七级到五级,而正高对应的则是四级到一级。

工勤岗位:除去普通工之外,技术工从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分别对应的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 、高级 *** ,职务越高的情况下,获得的薪资待遇会增加,同时也体现了技能水平的提升。

[江苏省]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江苏省事业单位晋升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

法律分析:(1)、现聘管理岗位九级职员满6年以上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2)、现聘管理岗位八级职员满6年以上,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职员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3)、新 *** 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岗位上满1年后,考核合格,可不受职数限制分别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七级职员江苏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制度;(4)、 现聘管理岗位七级职员满13年,工龄满25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六级职员;(5)、 现聘管理岗位六级职员满13年,工龄满30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五级职员;(6)、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八级职员的任职年限,以在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年限为准计算。

法律依据:《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办法的通知》 从事业单位调入机关,或从机关调入事业单位的人员,凡职务(技术等级)没有变动的,其考核年限可累加计算;凡职务(技术等级)晋升的,按上述第2 条的规定办理。1993年10月1日工资制度改革后从企业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从调入并确定工资档次之时起,在连续两年考核称职(合格)后的10月1 日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晋升规定

法律分析:第四十五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公务员领导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

第四十六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动议;

(二)民主推荐;

(三)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

(四)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五)履行任职手续。

第四十七条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且本机关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任职人选。

第四十八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第四十九条 公务员职级应当逐级晋升,根据个人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任职资历,参考民主推荐或者民主测评结果确定人选,经公示后,按照管理权限审批。

第五十条 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实行能上能下。对不适宜或者不胜任现任职务、职级的,应当进行调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