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职称评审条件2022
江苏省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如下:
助理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高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南京职称评审需要哪些条件?
南京职称评审需要哪些条件南京市职称评审申报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一,关于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一致人员申报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
(一)申报初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二)申报中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2、获得中专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 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三)申报副高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 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工作,经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员,可直接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2、获得硕士学历或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3、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4、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四)申报正高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取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
二,关于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不一致人员申报职称的学历、资历要求
(一)申报初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其他专业硕士学历或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2、获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3、获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4、获得其他专业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6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二)申报中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中级职称。
2、获得其他专业硕士学历或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考核认定或评审中级职称。
3、获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4、获得其他专业中专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6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三)申报副高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2、获得其他专业硕士学历或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6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3、获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4、获得其他专业夫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木工作9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四)申报正高级职称学历、资历要求
取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
另外,还有资历破格条件:
(一)中级职称破格条件
取得助理级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破格1年申报:市(厅)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副高级职称破格条件
取得中级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1、2年申报:
1、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中国专利金奖、银奖的主要发明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获得者。
3、国家级二类和省级一类技能大赛之一名获得者。
4、除“以考代评”或“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外,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工作,经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一致,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应系列副高级职称。
(三)正高级职称破格条件
取得副高级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1、2年申报:
1、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二等奖(及相应奖项)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之一名获得
江苏省建设工程类正高工好评吗,需要哪些硬件条件,要答辩吗?
查看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镇江市住建局关于报送2014年度建设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各辖市区住建(建设)局、市各有关单位:
根据今年建设工程职称评审工作计划江苏职称答辩条件,拟于10月中下旬召开省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议江苏职称答辩条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一)在我市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符合职称评定相应标准要求的专业学历、技术资历和职称资格等条件的人员,均可按规定的程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其中申报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的人员为公务员身份。研究员级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申报可不受户籍、档案、年龄、单位性质和身份的限制。
(二)已经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仍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且与用人单位订立聘用合同,按照个人自愿的原则,可对照相应资格条件并按规定程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三)从省外或中央直属单位引进来我市工作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其在原地区或原单位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建设专业技术资格及专业工作年限应予认可,符合我省高一级建设专业资格申报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直接申报。若本人自愿,也可向建设专业评审委员会申报确认,经确认通过者,换发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留学回国人员需要申报建设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建设专业技术资格。
(五)在我市工作的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士,如本人自愿,可按照资格条件向我省建设专业评审委员会申报评审建设专业技术资格。
二、申报和评审条件
申报和评审条件参阅《江苏省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条件(试行)》和《江苏省建设工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10〕9号)文件规定。
三、申报组织
(一)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做好此次申报的宣传发动、资格初审等各项申报组织工作。2014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采取网上和纸质同时申报的方式,网上扫描件需与纸质一致。
(二)网上申报通过《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参加本年度评审的申报人员,需要在申报网站上如实填写各项申报信息,并按规定将有关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接受现场审核。
(三)网上申报时间:2014年7月1日09:00—7月27日16:00。
四、申报程序
(一)网上信息填报。登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在首页左下角“在线办事—信息系统”中点击进入“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管理服务平台”后,点击网页左下方“申报系统”栏目,进行申报信息填写。或登录江苏建设人才网(),点击首页左下角“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申报信息填写。
(二)申报材料打印。申报信息提交后,请及时在线打印材料。
(三)网上申报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纸质材料送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初审。
五、报送材料内容及要求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用A3纸双面打印,对折后用骑马订方式进行装订,并加盖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印章。
(二)《江苏省申报建设专业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1份。(通过申报系统打印)
(三)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一般应能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技术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包括个人简历;参加过何种再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及目前的学识水平;主要工作业绩及奖励情况;论文、论著、译著等作品情况;申报理由,说明符合“苏职称〔2010〕9号”文件中所对应的条款等。
(四)反映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学术报告、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专利证书、任命文件、协议合同、竣工验收单、图纸以及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鉴定证书等)。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和鉴定意见)。
(五)提交论文、著作、实例。合著的著作或译著以及杂志只须附主要页复印件(含封面、目录、前言、有关编审人员的说明、出版刊号,以及申报人参与编写章节的全文)。
(六)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职称计算机有效成绩证明,或计算机专业大专学历(含以上)证书。职称计算机成绩长期有效。
(七)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八)《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材料,平均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可以累计计算。
(九)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管理的专业,需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六、评审材料报送时间及收费标准
2014年8月6日至8月15日(休息日除外)为各单位材料集中报送时间,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地址: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人事处(正东路33号610室),联系人:杨莉,联系 *** :85581829 13861351880。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同意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2〕62号、苏财综〔2002〕61号)文件,每人收取评审费400元、面试答辩及论文鉴定费100元,共500元。请各有关单位在报送评审材料时将申报人员汇总表、纸质申报材料、照片一并报送,并缴纳评审费用。
七、注意事项
(一)申报人员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年限计算、业绩成果、论文等材料均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学历、资历、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符合《资格条件(试行)》的有关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申报手续不完备,我局不予受理。
(二)个人申报材料须经所在单位或人事 *** 机构或代为管理部门核实并加盖公章。申报、核实过程中,要做到申报名单公开,业绩成果公开,考核结果公开,在本单位公示。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管理服务平台也将对个人申报资料相关内容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报送的材料除个人在工作总结中详细阐述外,还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单位证明、文稿、获奖证书以及有关旁证等)。对设计图纸一般只需附图签,但要能够表明项目名称、规模、日期以及申报者在该项目中的作用、地位等。
(四)个人所承担项目(课题、工作)的规模(重要性)以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效果),必须附文件、单位证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材料;该项目(课题)阶段性报告、鉴定报告;获奖证明(获奖文、奖励证书、奖状)或取得效益(如节省材料、获得经济效益、缩短工期等)、效果的证明;有关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某些措施,从而确保质量(施工质量、检测质量等)的证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证书以及专利实施单位有关取得经济效益的证明等。(五)已经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须提供用人单位聘用合同。
(六)所报电子材料应与纸质材料保持一致,报送材料内容要与申报评审专业(学科)一致。报送材料中除本通知第五项中(一)、(二)项外,其它材料均须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封面须有目录和页码(通过申报系统打印),涉及书写内容,字迹要清晰。
(七)申报者请附近期一寸(同上传电子照片一致)免冠照片1张,照片背面标注单位、姓名、性别(勿污损)。
(八)上年度申报评审未获通过者,其工作业绩、业务水平没有明显改善的,原则上今年不得重复申报。
(九)根据评审要求,除资破、学破、转评、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员级申报人员必须答辩外,还有部分申报人员随机抽取答辩,凡需要答辩而未参加答辩的,视为放弃本次评审。评审会召开前一周,将会在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参加答辩信息。
(十)对伪造学历、资历,剽窃江苏职称答辩条件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将列入诚信体系黑名单,根据有关规定作延迟4年以上申报处理。
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4年4月21日
江苏省2011年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的条件?
一、范围与条件
申报对象应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的机械(农机)、电子信息、化工(医药)专业,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一)学历、资历要求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3.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4.大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大专毕业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5.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三等奖(或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6.取得发明金奖,经本专业专家审定,该发明为解决技术难题,对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所述从事本专业工作及工程师任职年限,统一计算到2010年年底。
(二)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奖项目的获奖者前三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2.市(厅)级重点项目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及相关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
3.负责完成一项大型或两项中型工程成套项目研究、设计、安装调试任务,经实践检验,达到了要求,通过鉴定或验收。
4.负责完成两项技术难度较高和复杂的产品或关键部件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经同行专家评审或鉴定,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5.负责完成两项省(部)级或三项市(厅)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转化为生产力,经实践检验,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6.负责完成两项省(部)确认的定型或优秀产品开发,并转化为生产力。
7.取得发明专利一项,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8.提出一项科技建议,为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经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对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9.负责制定本行业或大、中型企业发展规划、计划,经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10.负责完成一项国家、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及一项重点产品标准的制定,或三项重点产品标准的制定,并获批准、公布,用于生产实践。
11.负责完成一项重大项目的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2.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以上,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论文、著作要求
任现职期间,撰写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之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3.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有较高水平的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3篇。
二、延期申报对象
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1.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
3.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三、报送材料的内容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三份。
2.“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两份。
3.任职期内的专业工作情况,考核情况、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证书。
4.任现职以来的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5.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成果及其获奖情况、专业技术项目完成情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材料(证明)。
6.任现职以来的本专业(学科)论(译)著1部或省级杂志发表的论文2篇或研究报告等3篇以上。
7.江苏省IT信息化考试合格证原件。
8.学历、学位证书,现职称评审表或批文、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从事专业的培训上岗证书、职业证书的原件和彩印件。
9.有效劳动合同、聘约、劳动手册、社保交费单、养老保险手册等原件和复印件。
10.身份证原件和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
11.面试答辩表一份。
12.材料目录及评委会需要的其他材料。
申报材料应当按要求提供原件,各市、区、局应对各类证书、作品复印件的原件进行核对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核对无误的字样,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上述材料除1、2项外,其余均按规定装订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内。增补材料作为附件另外装订。
四、报送评审材料的要求
1.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职称办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评审材料的核实工作。学历、资历、职称计算机成绩等都必须真实且符合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资格条件规定。材料书写要清晰、工整,材料装订要规范。原件审核后在复印件上盖章,留下复印件,退还原件。手续要完备齐全。按照属地原则,无主管部门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材料应报所在市、区职称办审核盖章后送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
2.技术业务工作总结要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申报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总结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简历;二是参加过何种继续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及目前的学术水平;三是主要工作业绩奖励情况;四是论文、论著等作品及证明材料情况;五是申报理由。
3.非本系列中级职务晋升高级工程师资格,须经工程中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凡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必须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答辩,面试结果交市职称评价中心保存。
申报材料和各类表格式样必须按规定要求准备和装订。
五、职称计算机要求
申报晋升高级工程师资格者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应符合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资格条件。
1.参加江苏省IT信息化考试,取得《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2.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以上。
3.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
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如下:
1、初中、高中(非本专业中专)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分别满8年、6年,取得技术员职称分别满4年、2年;中专(本专业)、大专(非本专业)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满3年;本专业大专、本科毕业后即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2、 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
3、具备本专业的技术工作能力。
江苏省高级职称注意事项:
1、填写的内容、提供材料一定要客观、真实、可靠地反映任现职以来的业务技术工作,业务述职中不能随意拔高自己,不能不适当地夸大自己在某项业务工作中的作用,更不能弄虚作假。但也不必过分谦虚,有意掩饰自己取得的成绩。
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地把自己任现职以来的情况反映到申报材料中才是正确的做法。
2、业务述职的重点是尽可能地叙述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充分展现自己任现职以来在业务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陈述的内容应与申报的专业相一致,不能过多地陈述非专业、非技术性的内容。
3、业务述职中应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措辞得当,切忌杂乱无章,词不达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