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 初级 如何转为中级或高级呢
一、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并且要到当地的人事部门进行学习培训。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一般还需要参加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考试,同时必须有相关论文。
二、申请材料清单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专业论文要求:
(1)必须亲自撰写,不得抄袭。
(2)要结合本人工作和岗位实际。
(3)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业务工作总结要求:
(1)要把自己工作的经历写清楚。
(2)要把负责或参与的主要项目写清楚。
(3)要把发表的论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奖励写清楚。
(4)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4、交验毕业证、初级职称证原件。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一寸彩照6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职称的作用: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都需要职称,退休工资与职称也是挂钩的。虽然市面上很多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培养,职称与工资不挂钩,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不需要评职称,职称必需的,因为在跳槽的时候。
职称等级代表起点,高职称高起点,低职称低起点,即使不跳槽,在企业工作,如果想做高级的课题项目,负责人都有职称的要求,否则只能挂别人的名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果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称评审
转评职称系列条件?
Ⅰ 职称该系列转评后,原来的专业会被取消吗
如果已经具有一个专业的初级职称,转另外专业的中级职称,可以申版请评转。
转评权是指原已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因岗位或工作单位变动,按新岗位转评新的职称资格系列或专业。
如您原已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携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调动相关证明,填写《流动专业技术资格确认表》,报市职改办确认,其中:高级报省职改办确认。
工程类肯定不能去转了。因为工程类是评定的,根据工作业绩评定,工作经历适合工程类不搭界的。
能转的只有经济类,因为经济师是考试的。在经济师考试十三个内容中,选择与自己工作相近的内容去考试。过了,就能拿经济师证书了。
Ⅱ 初级职称进中级职称,换专业,但同属一个系列,是可以评的吧
如果已经具有一个专业的初级职称,转另外专业的中级职称,可以申请评转。专
转评是指原已具有专业技属术资格,因岗位或工作单位变动,按新岗位转评新的职称资格系列或专业。
如您原已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携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调动相关证明,填写《流动专业技术资格确认表》,报市职改办确认,其中:高级报省职改办确认。
Ⅲ 转系列评职称获得资格时间怎么填
四川省职称评定条复件及要求制
直接认定类初级职称申报需哪些材料?
1、《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一式两份)
2、《个人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
3、《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每年一份)
4、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5、两寸免冠照片(一张)
Ⅳ 工程系列职称转评研究系列职称
中级职称可以直接转评其他系列的中级职称,从事相关岗位满一年后就可以申请转评了,不会从初级开始,我们单位有很多从工程系列中级直接转评教师系列中级的情况,一年就可以了
Ⅳ 请问工程类中级工程师可以改系列转评中学教师类的中级职称吗我教初中数学,可以的话需要什么条件
那这样的话你可能要去参加教育老师的一个应聘考试,只要参加通过的话,可能是没有问题的。
Ⅵ 如果已经具有一个专业的初级职称,想转另外专业的中级职称应该怎么做
如果是单位同意或要求转专业的,完全可以转,并且单位会提供转专业的进修、培训等所有费用。
如果是个人为了容易获得职称,想自己转专业的,必须重新考取新专业之一学历,且符合转评条件的,可以转专业评职称。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转评应在单位试用考核的基础上,按新的岗位及系列规定的标准条件,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才能取得同级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任职资格时间从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之日起计算。
变更到国家已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的系列,不实行转评,而应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6)转评职称系列条件扩展阅读:
作用意义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Ⅶ 关于职称转评,职称评定的问题。
没有初级职称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的.
评职称只能申报本人所从事的专业, 并不是你想评什么专业都可以.
Ⅷ 不同系列之间专业技术资格可否转评
可以。关于不同系列或专业岗位评聘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因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变动,在转岗一年后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并按新系列标准条件申报,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照转系列前后实际受聘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由单位人事部门出具专业技术岗位变动有关证明材料,本人出具岗位变动后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等材料。原职称评审中已参加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的不再加试;原岗位无外语、计算机要求,转岗后的系列有要求的,要进行外语考试和计算机考核。不经转岗评审,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
Ⅸ 职称申报转系列什么意思
职称申报转系列的意思是:
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转换只能在副高级(含)以下进行,正高级之间不能转换。
1、因工作调动或岗位变动,需转换同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专业)的人员,必须取得全区范围内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所转换系列的学术学识基础理论相同或相近。
在现转换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胜任本岗位工作,按规定程序提交学历、外语、继续教育、计算机证书、论文和业绩成果提交相关系列评委会验收确认。
对跨系列(专业)基础理论不同的,须按评审条件重新参加评审。经评委会验收确认和评审通过的人员,下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文件和换发证书。
2、转换系列后从事相同和相近专业工作,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任职资格年限可合并计算。转换系列前后经合并计算达到所转系列规定的任职年限后,副高申报正高延长两年,中级申报副高延长一年。
(9)转评职称系列条件扩展阅读
申报评审条件
申报条件
一、助理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⑶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⑷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⑸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二、中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三、高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苏人保专 2019 7号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关于调整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有关规定的通知
市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员:
为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苏州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从2014年开始,对现行的工程系列职称评审规定作部分调整。为尽快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及时做好准备工作,特发本通知。具体事项如下:
一、关于地方职称的问题
根据省厅指示,从2014年开始,我市将全面停止地方职称的评审工作。现有地方职称的专技人员,按以下办法转评国家职称:
1.具有苏州地方中、初级职称满两年的人员可申请转评国家相应系列职称,任职年限从获得国家职称时起算。
2.具有苏州地方高级职称的人员可申请转评国家中级职称,任职年限从获得地方高级职称时起算。
3.上述人员未通过职称计算机考试的,可申请参加苏州市职称办指定的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班由各市根据情况自行组织,报名方式、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培训成绩合格的方可申报。
2012年前“先评后考”人员因未通过计算机能力考试而未取得证书的,照此办理。
4.申报时间从2014开始,截止到2016年年底,与当年评审工作一并开展。逾期未办理的个别人员,可参加职称计算机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后再行申报。补办人数较多的地区,经市职称办同意,仍可按照之一条第三项规定办理。
二、关于申报、受理工作的问题
1.各市(区)要严格做好初审工作,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得受理,对破格申报材料要对照条件从严把关,对上报的破格申报材料要出具说明材料和处理意见(格式:姓名,单位,破格内容,破格条件,处理意见)。同时对申报单位、人员要进行政策、纪律宣讲,特殊情况要及时通报,并认真做好答复工作。
2.申报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学历证书必须在中国学信网上可以查实,不能查实的需提供证书以外的其他佐证材料(学生登记表,国外学历教育部认证证明,毕业院校的正式证明等)。初审部门负责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评价中心”)负责对学历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
(2)社保证明由负责初审的部门会同当地社保中心统一查实。挂* 评审视同造假行为追究单位、个人责任。总部在苏企业外派人员的职称评审规定另行通知。
(3)业绩、成果由所在单位提供证明,并负连带责任。
(4)专业工作年限按本人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当年到申报现职称的上一年度(不含申报当年)计算。不具备规定学历或后学历人员,必须提供有效的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5)论文、著作或专业文章必须是本人撰写且与本人专业工作相关。论文由市职称办指定的第三方负责审核并出具报告。论文抄袭按以下标准认定:
①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200字而未注明出处的。
②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数据、图表等内容未经制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
③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顺序复制他人作品内容超过本人所撰写总字数的15%的(引用法律法规、 *** 公文,时事新闻,名人名言,经典词诗,古籍书,公认的原理、 *** 和公式,通用数表等内容除外)
④将文献直接翻译或在翻译中改变字词、重排句子顺序等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且总字数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的15%。
⑤照搬他人论文或著作中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系统设计和问题解决办法而没有注明出处或未说明借鉴来源的。
⑥其他由职称评审委员会认定为抄袭行为的。
已认定为抄袭行为,且重复内容占本人总字数比例在30%以内的,认定为轻度抄袭;30%~50%中度抄袭;超过50%严重抄袭。对抄袭行为按不同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6)集体获奖项目由单位提供佐证材料或查询路径、项目负责人名单(格式:获奖项目名称、颁奖单位、获奖时间、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个人获奖项目由个人提供上述材料,所在单位提供证明并负连带责任。由评价中心负责建立奖项目录及获奖项目主要负责人档案,杜绝奖项泛滥、一奖多用等现象。
(7)从2014年开始,评价中心将与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联合建立专技人员诚信档案,凡在职称评审,职业类、职称类考试中有造假、舞弊等行为的,将记入诚信档案,并按规定分别给予告诫,通报,延迟职称申报或参加相关考试,取消职称、职业资格等处罚。单位集体造假的,三年内不受理该单位集体申报,该单位专技人员由个人自行申报,相关材料由第三方(主管部门、职称办指定的行业协会等)提供证明。
三、关于专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
根据省厅要求,从2014年开始,我市将全面展开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关于印发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保专〔2013〕7号)文件要求,专技人员必须按要求完成年度学习任务,修满学分。目前,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已开通(),之一批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已确认公布(名单附后)。具体要求如下:
1.按照规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7天或42学时,具体计算办法详见《关于印发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保专〔2013〕7号)。
2.专技人员需通过苏州市职称办认定的网上学习平台、培训项目以及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计划内培训班学习,方可按学习课时计算继续教育学时。
3.各行业专业培训项目需经市主管部门(无主管部门的由市职称办或相关行业协会认定)认可后凭结业证书计算学时。
4.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凡符合《关于印发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苏人保专〔2013〕9号)规定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均可申请继续教育基地,并按各自特色着重开展本行业(领域)的专业培训。
5.为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广大专技人员权益,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从2014年开始计算(2013年按上述规定所修学时可列入2014年计算)。2014年当年参加评审的,核算当年学时,2015年参加评审的核算2014年、2015年两年学时,以此类推。申报初级职称的不作要求。
6.因网上学习平台、继续教育基地未能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科目而造成学时不能达标的,不影响评审结果。
四、其他规定
1.评价中心每年1月份发布《苏州市职称评审工作安排一览表》,请相关单位、个人按照时间要求及时申报,为严肃评审纪律,过时不再受理。
2.2014年高级职称评审仍将采取评审加面试的办法实施,特殊情况(生病住院、出国出差等)可以凭单位申请和有效证明申请延期。评价中心将根据情况组织一次追加面试,仍无法参加的作弃权处理,追加面试的费用由申请人员均摊。
3.有关职称计算机考试、逐级评审、比照认定、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问题,仍按《关于当前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苏职办〔2013〕11号)执行。
4.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按《关于印发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苏人保〔2013〕12号)规定与专技人员同时申报。
5.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计算机能力水平未达标等人员的破格评审工作由苏州市职称办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不定期举行,并在当年发布全年评审工作计划时一并通知。
6.从2014年起,暂时停止受理中介公司代为申报的材料,申报材料一律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或申报者本人直接递交。
7.以上内容如行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苏州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评论已关闭!